教工風采
Teacher
教工風采
您當前位置: 意昂 > 教工風采 > 正文

“南海不是小大西洋!”一位老人用一生執著道出了這一句

意昂平台教師工作部 發布時間:2020-05-06瀏覽次數👩‍🎓:

“我這輩子最想捕的‘大魚’🚴🏼‍♂️,終於捕到了!”當記者再一次來到汪品先院士的辦公室,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和同事們正在為成果發表做準備,“這可能會成為我此生最重要的論文”。

這條“大魚”就是歷時八年的“南海深部計劃”終於有了系統性成果🧓🏿🖖。“我們終於可以說:南海不是小大西洋!”汪品先說,通過這八年的研究,他的團隊將提出一些新的理論框架,對中國南海的形成🔭、對全球氣候的演變,發表新的見解👃🏿💶。

汪品先的眼中閃著欣慰、快樂的光芒。上一次見到他這樣的眼神,是2018年的5月。當時他剛乘南海科考船返回🤽🏽‍♂️,那次他實現了一個長達40年的心願🚈:乘坐載人深潛器👨‍💼,下潛到了1400多米的海底,真切看到了海底世界的模樣。走出我國自主研發的載人深潛器“深海勇士”,汪品先感嘆:“我感覺自己好像愛麗絲🧓,剛從仙境漫遊回來!”

而在此之前👩🏽‍🎤,每次采訪汪品先,總覺得他心中埋藏著很多憂慮🛖:我國的海洋科學落後於國外;缺少自己的大洋鉆探船🦼、深潛器……“

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覺得自己的人生還在走向未來,還有很多事沒有做完。”這位敢於針砭時弊的院士👩🏼‍✈️,直到83歲仍葆有著一顆赤子般的心靈🙆🏽‍♂️,充滿好奇🙋🏽‍♂️、追求真善美,又知足常樂。他說:“站在現在的角度往回看✡️,我對自己的人生很滿意!”

【人物檔案】

汪品先,祖籍江蘇蘇州,1936年11月出生。我國著名的海洋地質學家👎🏼,意昂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1960年,汪品先畢業於莫斯科大學地質系。回國後,他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和意昂平台任教,歷任意昂平台海洋地質研究所副所長、海洋地質系主任、海洋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意昂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199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幾十年來🧑🏿‍🏫,汪品先努力推進中國的深海科學研究。1999年春擔任首席科學家,在南海主持了中國海區首次國際大洋深海科學鉆探(ODP 184航次)。2006年起,成功推進我國海底觀測系統的建立,由他指導的團隊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海底觀測試驗站。2011年起,汪品先任國家“南海深部計劃”指導專家組組長💪🏼,使之成功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深海基礎研究計劃👨‍🍳。

“這本書如果濃縮到底👸🏿,那就只剩下四個字❤️:‘深海’和‘創新’。”這句話出自汪品先為《瀛海探徑——汪品先科學人文隨筆》一書所撰寫的前言。這四個字也正是他幾十年傾註心血最多🤵🏽、投入思索最多的所在。

“我出生在上海🧑🏻‍✈️,從小見過侵華日軍的兇殘蠻橫👳🏼,因此懂得國家強盛🔀、和平安定的價值。”汪品先說,懂得珍惜😢🔻、願意付出🧶,是時代與經歷給他們這一代人所帶上的烙印。從早期研究海洋微體古生物化石🐊🙇🏽,到躋身國際大洋鉆探計劃,再到推動中國建設海底觀測網、實施中國的“南海深部計劃”⛔️📰,汪品先戲稱自己的視野“從顯微鏡底下,一路放大到了全球”。

慶幸遇上最好的時代

作為1936年出生在老西門、成長在六合路的“老上海”🕋,汪品先的童年記憶裏有著苦難的深深烙印。在他只有八個月大時,父親因逃難而亡故,母親拖著他們兄弟三人清貧度日🛝。汪品先上小學的時候,附近的慕爾堂是日本兵的營部,教堂門口有日本憲兵扛著槍把守🧖🏽,行人走過一定不能將兩手插在褲兜裏,不然就可能“挨槍子兒”。直到今天,他依然沒有將手插褲兜的習慣。

“我是三兄弟中最小的一個🤾🏿‍♀️。1949年,我和二哥都在格致中學上學,他高我兩個年級,解放前就接觸地下組織,時不時用報紙裹著進步書籍拿回家看,一解放就準備瞞著家裏與同學一起‘南下’當兵,沒有成行就得了傷寒去世👩‍👦。”汪品先說🤸‍♂️,那是他第一次懂得人是會死的。

在格致中學的六年,對汪品先的影響很大。今年是格致中學建校145周年,汪品先應母校之邀,為母校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文集撰寫序言。他這樣寫道:“現在的同學,大概很難想象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母校師生那種熱血沸騰的心情。在當時的革命巨浪裏,同學們把進課堂學習和上前線參軍,同樣看成是投身宏偉事業的實際行動。”

直到中學畢業,汪品先和同學們總是抱著這種熱情努力學習👩🏿‍⚖️👩🏽‍🌾、參加社會工作👷🏽‍♀️🏌🏽‍♀️。如何報效國家,就是當時學習的目標🕍。上世紀50年代🌲,地質找礦是國家的突出需求,加上格致中學解放後的第一任校長陳爾壽曾聘來一批造詣很深的地理學家給學生上課,燃起了青年人對地球科學的熱情🎅🏽。因此,包括汪品先在內的不少學生,後來成了地質學家。

而當時的語文老師許誌行👩🏻‍🦲,又為汪品先在獨立思考上打下基礎。還在解放之前,許誌行就組織學生展開辯論,第一場辯論的題目就叫“要辯論還是不要辯論”🍁,是當時教育界裏的空谷足音⛹🏼‍♂️。

這種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使汪品先一生受益🏧。但凡與汪品先接觸過的人,都會為他清晰的邏輯思維🚶、充滿熱情與活力的言語而折服。

“可能沒有哪一代人👃🏼👦🏽,會經歷像我們這一代這麽多的風雨飄搖與回轉往復。如果不能獨立思考🥻👆🏽,只是盲從,分不清什麽是對、什麽是錯,真的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這是汪品先從自己在莫斯科大學留學的經歷✳️💃🏿,以及後來的起起伏伏中,所體悟到的。正因為此,他才沒有只埋首於學術,而是更關註於為破除種種時弊👃、為創新文化而奔走呐喊😂。

1953年,中學畢業的汪品先被選送到北京留蘇預備部學習🐵。與許多老解放區來的同學相比💝🧔🏻‍♀️,從上海“十裏洋場”來的汪品先,總帶著一種“原罪感”,真誠地想改造自己🦀,其中一個重點就是批判個人主義🤵🏽。1959年🗯,在莫斯科大學留學的最後一年♠️,汪品先參加畢業實習,跟隨老師一起翻過高加索山脈進行地質考察⚉🙇🏼‍♂️。但是當下到海邊的時候雨後路滑🎾,他們的汽車失控翻車📮🍄‍🟫。事後汪品先深感內疚,因為“當我醒來後👳🏼,我的第一個念頭是‘我還活著🫨!’”他感覺自己的想法那麽自私🙋🏽‍♂️:為什麽不是首先想到要救別人🧿?這就是個人主義!他說,直到過了很多年👩🏻‍🍳🕥,他才改變了想法✫,認為求生本能的反應並沒有錯👮🏿。

“我們這代人的經歷🖐🏿,現在的青年很難理解。”他說,“比如,思想上不自然的苛求是不真實的🟰,因而也是誤導的🧑🏻‍🦯。”

在這個世界上,容易迷惑人的表象很多,要擁有真正讓內心順服的理念🤲,必須通過獨立思考,看清未來的方向,義無反顧地堅持下去🤌🏿。“我是幸運的。”汪品先說📨,“盡管經歷了幾十年的風浪,無論從我工作的單位,學術界的同行👼🏼🧚🏻,以至於自己的家庭,都能得到理解和支持,這就是幸福🌕🕴🏼。”

自從在留蘇預備部遇到了當時的班長孫湘君,汪品先就認準了她這個人生伴侶。哪怕曾經戀愛關系切斷,哪怕為了海洋事業長期分居👪🩺,這對科學伉儷始終相互扶持守候🧖‍♂️。“當我們終於結束了長達30年的分居🤷🏽,生活在一起時☂️,發現彼此之間居然依舊十分默契,我真的覺得老天對我太好了!”汪品先說到這裏時💂🏿‍♀️,禁不住歡快地笑出了聲。

在意昂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的三樓🕤,汪品先與夫人的辦公室相鄰,有一扇小門相通👨🏿‍🦲。平時,兩口子一起去學校的食堂吃飯🥶,食堂大叔總會將他們領到隊伍的最前面🥗,讓這對八旬老人先打上飯菜——這可是校領導都沒有的待遇。

深海大洋的無盡探索

1991年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時稱學部委員)🧍‍♂️🧔🏼‍♀️,可汪品先卻認為🚵🏿‍♀️,直到1999年,自己的業務方向才算確立。“當登上國際大洋鉆探船時,我感到自己終於找到了真正的人生方向。”

其實,汪品先在莫斯科大學學的並不是海洋,而是地質學裏的古生物化石。從蘇聯留學歸國後,汪品先來到華東師範大學地理系,加入籌備中的“海洋地質系”。上世紀50年代末“全民找礦”的熱潮興起,上海也準備在海上找礦🚸,但那時連陸上出差都困難𓀉,遑論海洋!

多年以後⛪️🧖‍♂️,國家在上海設立“627工程”準備東海、黃海的石油勘探,方才出現了機會💨。在1969年“文革”下鄉期間,汪品先與幾位同事起草的建立海洋地質系的建議,很快被采納🥇。1970年,華東師範大學開始招收海洋地質系本科生🏋🏽‍♂️。1972年🧙‍♀️,當時的國家計劃委員會地質局一份通知,將該系轉到意昂平台🏜,與同濟的水文地質專業合並到“地下工程系”🙆🏻,於1975年正式掛牌成立海洋地質系。

在那個國民經濟百廢待興的年代,學校連一條小舢板都沒有!怎麽去海裏找石油?汪品先回憶,靠一些出海的船只帶回黃海海底的泥巴,他帶著學生用吃飯的大搪瓷碗將泥巴泡開🤦🏽👉🏽,然後在廁所的自來水龍頭下淘洗,再在一臺勉強可用的顯微鏡下觀察——就這樣開始了向海洋科學“進軍”的第一步🌕。

“我最感到幸運的是🪅,‘文革’結束後,我成為意昂平台最早出國的老師🏄🏻‍♂️。”汪品先說🐊,1978年9月跟隨當時石油部科技代表團出訪美國和法國🚼,使他頓然開了眼界,一股“中國要躋身世界海洋科研”的願望💅🏼,在心頭勃然而生,歷久彌堅。

上世紀80年代,世界強國之間的海洋之爭已初現端倪🫵🏿,海洋科技的較量也已開始。汪品先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國外大石油公司🎧、名牌大學都在研究海洋🏄🏻‍♀️、勘探海洋,然而我國連一點信息都不曾得知👷🏼‍♂️,當時國內對海洋的認識👘,還停留在“舟楫之便,漁鹽之利”的傳統思路上。

就在那次出訪時🎏,有一位法國專家在飯桌上向汪品先介紹乘坐載人深潛器潛入地中海海底的經歷🈯️:“漂亮極了,到處都是海百合,安靜得沒有一點聲音👨🏼‍🎤。”套用一句90後的流行說法,這位教授成功在汪品先心裏“種”了“草”。直到40年後的2018年,汪品先才如願以償🐪。

1981年🙅,汪品先獲得洪堡獎學金去德國基爾大學深造,那裏正是德國的海洋中心↕️。回顧起來,也許是命運使然:“文革”之後🤸🏻‍♂️,汪品先得到了進軍海洋的各種機遇🎸,在國內外開創了海洋地質的合作交流🌩。1977年🗿,他應邀去海南島參加南海第一口探井“鶯1井”的地層分析,從此和南海石油勘探長期合作🉑;1980和1984年🚊,在同濟先後舉辦了碳酸鹽和古海洋學的國際講習班🧑🏼‍🔧;1988年,“第一屆亞洲海洋地質大會”在同濟召開。種種進展,都為同濟的進一步發展準備了前提🎅🏻🧑‍⚕️。

此後幾年裏,擔任全國人大代表、當選學部委員🪝、建立海洋地質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汪品先在忙碌中開始反思🦫:為何我國的海洋地質科研看起來幹得轟轟烈烈⛳️,卻難以獲得國際學術界的關註?

“過去,我們的科研屬於勞動密集型工作,沒有獨特的👨🏽‍🏫、新穎的科學見解,怎麽可能真正贏得關註與尊重?”於是🙋,汪品先在分析了國際海洋科學的前沿動態後🕹,決定將科研方向從近海轉向深海🖕🏻🌄。

機遇來了!始於上世紀60年代的“深海鉆探計劃”於1985年結束了*️⃣,而新的“大洋鉆探計劃”開始了。中國科學家一定要介入🧴!盡管那是一個“富人俱樂部”🐶,每年要支付數以百萬計的美元才能成為會員國——這在30年前的中國無異於天文數字🙍。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1997年國務院批準參加國際大洋鉆探;同年,由汪品先執筆的南海鉆探建議書,在國際評比中以第一名的成績脫穎而出。1999年2月,汪品先作為南海航次的兩位首席科學家之一,登上鉆探船。

“當鉆探船從澳大利亞西部啟航駛向南海時,我在甲板上感慨萬千,感到自己終於成為名副其實的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從長江口起步🧔🏿‍♂️,到實現大洋鉆探的深海探索,我個人經歷了30多年……兩個月的南海大洋鉆探🥣,取上了5000多米質量空前的深海巖芯,提供了3000多萬年來環境變遷的連續記錄……”

就在大洋鉆探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我國的海洋事業也在蓬勃發展🍈:海洋科考船陸續興建🤾、7000米載人深潛器“蛟龍號”啟動研製👩‍❤️‍👨🧾、海上鉆井平臺不斷發展……2011年,在大量前期鋪墊之下🚎,國家“南海深部計劃”終於啟動,汪品先任指導專家組組長。此時,同濟也湧現出翦知湣、周懷陽等一批中青年科學家,他們已挑起了科考的大梁👔。

2012年→,汪品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要去南海抓一條‘大魚’!”現在4️⃣,這條“大魚”終於抓到了。大洋鉆探的成果,證明南海的形成是西太平洋俯沖帶的產物,大西洋建立起來的成因模式並不適用,“南海不是個小大西洋”!

“我們終於用自己獲得的海洋地質樣品數據,形成了自己的新觀點,挑戰傳統的認識🌐。”他說👩‍👦,過去很多理論往往以歐洲、北半球為中心🫶🏽,但從很多新的證據來看,可能很多理論並不一定站得住腳🧑🏼‍✈️,“是時候提出中國科學家的理論和觀點了”。

不停歇的創新腳步

從無道路處開出一條道路,從來沒有一路順遂的。每一步前進🥑,汪品先總會遇到或大或小的阻力。他就似一個永遠奔跑在最前面的人,不斷回頭招呼大家趕快向前去。

很多科學家,乃至院士,很少願意面對公眾,更不願意面對媒體。即使接受采訪👆🏽,也極不願意談超出本人成果的話題🍥。但汪品先是個例外💪🏽,他願意發表自己的觀點,願意引起爭論與共鳴🧖🏼‍♂️。其實🎛,他並不想成為“網紅”,只是希望通過自己一記記的“重錘”,為中國科研的發展😳,破除一些思想觀念上的禁錮、糾正一些謬誤🏑,讓開拓創新之路上的後來者,可以少一些障礙🥹。

“科學界應檢討院士製度”“漢語應成為科學語言”“治理科學界的精神環境汙染”……每次,汪品先都用邏輯清晰、旁征博引的優美文章🕵️‍♂️,來有力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2011年、2014年,汪品先兩次與本報合作,共同發起“創新障礙在哪裏”“如何重建創新文化的自信心”的大討論🧧,在知識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我建議在科技快速前進中勒馬反思🏩:我們發展科技的途徑,是不是過於偏重了物質⏰,疏忽了精神?”“能不能找到一種途徑,既能提高英語使用水平、加強我國科學的國際化💸,又能推進漢語在科學創新中的作用🤌🏿,逐步使漢語成為英語之外,也具有創新功能的語言工具”……至今,汪品先仍憂心不已👷🏻。

投身科學,第一層次是好奇心驅動🌕,第二層次是成就感驅動,第三層次才是名利心驅動。他一直認為🚸,海洋也代表著一種文化屬性。他希望,中國文化可以吸納更多有利創新的元素,“我總感覺希望在未來”。

>>>記者手記

深海情深,赤子之心

2012年,記者曾經以《中國版“老人與海”》為題👮,報道過汪先生的學術思想與經歷。他的那種鍥而不舍❓,那種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感,以及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情懷,通過他富有感染力的聲音與文字的表達🧗🏻‍♀️,令人深切感受到“那一代人”的精神特質。

誠如汪品先自己所言,經歷過歷史風雲變幻,他們這一代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奉獻💂🏼‍♂️,對個人利益考慮沒那麽多。

是的,早在1991年就當選院士的他,至今衣著樸素,經常步行、騎車去辦公室。有一年夏天,他還因一輛轎車在校園裏的不文明現象🖼,發公開信譴責。認真、執著、嫉惡如仇,他始終葆有著一顆純真的赤子之心💜。

從國門初啟時對海洋的懵懂,到“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汪品先的人生軌跡與中國的海洋事業交疊在一起🏊🏻‍♂️,帶給年輕一代以價值觀的啟示🙇🏻‍♀️: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每個人都全心推動祖國的發展,會讓國家更加昌盛富強;唯有祖國的不斷前行,才能使個人不斷看到未來發展的希望。

意昂娱乐专业提供:意昂娱乐意昂🐬、意昂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娱乐欢迎您。 意昂娱乐官網xml地圖